随着未来碳市场的逐步扩容、投资者日趋多元化、交易种类进一步丰富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探索新思路。
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高于配额,则需到市场上购买与自身碳排放相等的配额。碳中和愿景为四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降碳注入新动能。

完成碳中和后,平台自动颁发了电子荣誉证书。在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陈尧看来,碳中和需要每个人、每家机构的参与和推动,举个例子,我们要想让西岭雪山上的雪不消融,就必须扩大碳中和实施范围。随后,点击我要碳中和按钮,通过平台系统花费0.06元购买减排量,抵消了记者产生的碳排放,完成碳中和闭环。四川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绿色能源、林草碳汇、农村沼气等领域碳信用开发潜力大、经验丰富、场景多样。《方案》更聚焦机构和个人社会活动,实现方式更为灵活,比如植树造林、购买碳信用等。
近期,从社会活动碳中和推广方案发布到林草碳汇行动方案出台,从成都碳惠天府机制构建到泸州绿芽积分启动,从龙泉山碳汇林到点点碳中和平台,新机制新模式次第涌现,凸显四川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面对市场化降碳新事物,要客观、理性看待,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加强引导和培育。近年来,北方农村地区生物质清洁取暖大有可为。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应该怎么转?在8月23日至29日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这一话题引发专家热议。生物质供暖运行成本低于电采暖与天然气采暖。吃掉秸秆、垃圾、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吐出绿色生态新能源。从节能降碳这个角度,现在农村有一部分还在用散煤取暖,发展一些洁净的新能源替代散煤正当时,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把生物质能利用起来。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表示,在农村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实现多赢:一是为我国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化。据检测,生物质集中供热工程环保监测指标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当前农村进入了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农村能源建设肩负的任务已不只是单一的农村用能问题,而是在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综合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担负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以沼气应用为例,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李景明算了一笔账:我国畜禽粪污每年产生量大约30亿吨,农作物秸秆则为8亿多吨,按照原料可获得性和用途可行性研究与分析,畜禽粪污的80%和农作物秸秆的25%可用来作为沼气厌氧消化原料,每年可产生沼气的潜力约1500亿立方米,可替代1.1亿吨标煤的化石能源。例如,要充分发挥沼气在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方面的重要功能,盘活改造现有户用沼气设施和中小型沼气工程,推动解决城乡环境卫生问题,为农村居民炊事和北方冬季清洁取暖提供绿色燃气,为农业农村减排做出贡献。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采用太阳能+方式,协同光伏、空气能、生物质能、跨季节储能等清洁能源,协同电能及天然气,形成清洁能源多能互补联供系统,可以实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全年供应热水和电力。
兼具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分布广、供应稳定的优势,既能让农村垃圾变废为宝,又能节能降碳,综合效益显著。打造农村能源互联互济生态圈我国农村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禀赋、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不同,生活习惯和住宅类型不尽相同。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近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何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不同的能源技术,是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
每年若对城乡各类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将对我国环境、能源和粮食安全发挥巨大作用。我国目前生物质清洁供暖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供热、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锅炉集中供暖供热、生物质成型燃料+清洁炉具分散炊事取暖三种主要模式的清洁供暖路径,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大规模推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能源主动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二是减少农村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村地区低碳化发展。
近年来,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研究员王久臣认为,用双碳战略思想、现代能源技术,引领零碳村镇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储能技术和能源综合管理模式,实现区域绿色能源的充分可持续供给,达成区域内碳的零排放目标。从而实现多种能源互联互济、源网荷储深度融合,实现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慧灵活、经济高效的目标。有统计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实现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推动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对于落实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次投入和设备后期维护费用以外,后期能源的使用是免费的。生物质能集化学态能、作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于一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说。农村能源低碳转型要结合农村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关键是要做好生物质能源化的清洁利用,要找到可实现低碳、高效燃烧以及清洁排放的生物质技术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农村能源系统从高碳向低碳转变。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清洁供暖,预期减排十分显著,并且拥有较强的经济适应性,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节能减排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性变革,将给我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能源结构带来重大变化,为我国农村地区的能源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促进就业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共同富裕和美丽乡村做出贡献。为促进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节能降碳,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还计划于明年3月在天津召开以农村能源新生态 低碳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中国农村能源低碳发展大会,聚焦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节能降碳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荟萃各方人士,围绕农村能源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为实现农村能源低碳发展建言献策,为助力农村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说。当前的小产业若政策得当,方向正确,未来则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巨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谋划布局十四五移动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企,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90%。
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颗粒物超过90%。2020年,各地全面开展清洁柴油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清洁油品行动,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提升新生产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规范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其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769.7万吨、190.2万吨、626.3万吨、6.8万吨。2020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93.0万吨。
汽油车一氧化碳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碳氢化合物超过70%。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2020年全国移动源环境管理情况,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市场预期,形成合理碳价。要使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基本交易对象碳排放数据,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没有准确的交易数据,市场交易无从谈起。江苏连云港新海发电公司副总经理董文伟介绍说,目前这套系统正在江苏8家发电企业试点,用以优化原来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随着未来碳市场的逐步扩容、投资者日趋多元化、交易种类进一步丰富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探索新思路。
这两天,在江苏连云港新海发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给首批参与碳交易的火电机组安装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在包括锅炉、汽轮机、脱硫塔等火力发电各个环节的生产设备上,一共安装了2000个这样的监测装置。发电机组燃料类型及发电技术不同,其对应的基准线也有差异。
此前公司火电机组的碳排放量是根据电煤的消耗量计算出来的。记者注意到,7月16日当天,碳排放配额交易开盘价为每吨48元。
除了配额外,碳交易价格也备受关注。因此,运用基准线进行配额分配的方法,可以推动电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